免費論文查重認準CNKI論文查重,專為高校論文檢測、畢業論文查重、碩士論文查重誕生的論文檢測入口平臺,CNKI論文查重系統涵蓋海量的數據庫,為畢業生解決各種煩惱,論文查重軟件免費為各種有論文檢測、論文查重需求的人提供,論文查重認準CNKI查重!
發布時間:2023-10-16 16:53:10 作者:知網小編 來源:www.ld2008.cn
而同行評議則由期刊編輯選擇的獨立審稿人 (投稿人的同行,即具備同專業背景的專家,注意投稿人可以推薦審稿人,但最終選擇權在期刊)完成。 在這一模式下,現代學術論文的發表過程中經過了編輯與獨立審稿人的兩道質控。 與愛因斯坦吐槽的時代類似,投稿人知道編輯是誰,但不知道審稿人的身份,一般而言審稿人是知道投稿人身份的。 這種匿名評議的方式算是讓人可以暢快直言。 不過與愛因斯坦只遇上一位審稿人不同,當下的論文同行評議都會尋找多位獨立審稿人——多是2-3位。 為什么會有這個變化?因為很多學術期刊引入同行評議之初是為了應對20世紀中后葉學術論文井噴,通過獨立審稿人減輕期刊編輯的壓力。 由于是拉人幫編輯干些做不完 (也可能是不想做)的活,所以審稿人數目并無規定。
從論文發表的角度看,同行評議很重要的作用是確認論文是否適合發表,以及還需做哪些改動才能發表,不是讓審稿人向作者指導如何做研究,更不是讓審稿人大談自己會怎么做研究。 越來越多的學術期刊都在讓同行評客觀化,提供統一的標準供所有審稿人參考。
同行評議確實是現今學術論文發表中非常重要的“質檢” (也是很多科研狗愁畢業的原因)。 近年一些打著驚天黑科技旗號的大忽悠,對同行評議也很忌憚。 比如忽悠了10億美元投資,估值曾近百億的“壞血”公司Theranos,只在新聞發布會等場合吹風自己技術多牛,從不到需要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