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文查重認準CNKI論文查重,專為高校論文檢測、畢業論文查重、碩士論文查重誕生的論文檢測入口平臺,CNKI論文查重系統涵蓋海量的數據庫,為畢業生解決各種煩惱,論文查重軟件免費為各種有論文檢測、論文查重需求的人提供,論文查重認準CNKI查重!
發布時間:2022-03-31 17:02:49 作者:知網小編 來源:www.ld2008.cn
從表現形式看,世界主要國家的學術界都比較傾向于嚴格界定三類科研不端行為,即杜撰、篡改、剽竊(FFP)。 在我國科技界,有學者稱這三類行為為科學研究中的“三大主罪”。 杜撰一般指按照某種科學假說和理論演繹出的期望值偽造虛假的觀察與實驗結果,從而支持理論的正確性或者確認實驗結果的正確性。 它表現為對科學和實驗結果的不尊重,按照個人主觀意愿無中生有,捏造事實。 按照科研的內容和程序分類,國內學者認為杜撰主要分兩種: 第一,科研申請中的杜撰。 主要指在項目資金申請、科研成果申報,以及職位申請等其他科研活動中做虛假的陳述,如杜撰學歷、杜撰論文或書刊發表記錄、提供虛假獲獎證書、文獻引用證明,等等; 第二,科研過程中的杜撰。
科研人員可能會因為科學態度不公正客觀、不尊重同行學術貢獻,或有門派歧視等原因而受到學術不端指控。 被指控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以及該行為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認定學術不端的要點。 12.隱匿利益沖突。
科研活動包括科學研究的全過程。 即從科學研究最初的設想提出,計劃形成,課題申請、準備實施,具體實施,經費使用,數據記錄及其處理,研討交流,評審評議,學術評論,論文與報告的撰寫及發表,新聞發布,成果運用、獎勵和榮譽等申報和推薦等全過程。 三是科研不端行為的判定一般需要專業知識。
還有一點應該強調:科研不端是學術共同體對科研人員嚴重違背共同體共識行為的判斷。 在這個判斷的基礎上,科研人員的不端行為有可能同時違反了相應的組織紀律、行業規范甚至相關法律法規,這些判斷要由相應的部門和團體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