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文查重認準CNKI論文查重,專為高校論文檢測、畢業論文查重、碩士論文查重誕生的論文檢測入口平臺,CNKI論文查重系統涵蓋海量的數據庫,為畢業生解決各種煩惱,論文查重軟件免費為各種有論文檢測、論文查重需求的人提供,論文查重認準CNKI查重!
發布時間:2022-11-08 22:04:52 作者:知網小編 來源:www.ld2008.cn
學術不端問題的解決,建立更加完備的法律制度是前提,也是較為容易實現的目標。 但教學科研人員、學術共同體乃至社會各界真正建立起對學術道德的信仰,才是問題的根本。 學術研究的底線是學術道德,學術研究的紅線是法律規范。
碩博研究生擴招同學,對造成學術不端帶來兩點突出的影響: 一是導師隊伍的數質量無法跟上。 據5月20日教育部網站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在學碩博研究生286.37萬人。
大學學術研究的目的,本應該是創新學術成果,服務人才培養,推動文明進步。 然而,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快速轉型的關鍵時期,出現道德與利益相互矛盾的情形,一邊是經濟的繁榮,一邊卻是道德的沉淪。 科研工作者出于“經濟人”的功利性追求,遠遠超越了“學術人”的精神性追求,以致最后蛻變為投機取巧的“機會人”。 很多高校老師把科研看作是一種謀生工具、謀利手段,做科研也是緊跟“熱點”。 近年來,國家強化經濟手段對科研人員的激勵,進一步加深了科學研究與利益的聯系。 如:2016年2月26日,國務院印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中,規定科技成果完成人和轉化者的獎勵不低于凈收入的50%,以調動科研人員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其實,國家的“獎勵經”是正的,可被下面的和尚們給念歪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鮮有采用刑事手段來治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 例如,同樣是學術造假、騙取巨額研究經費的行為,韓國黃禹錫案中的當事人不僅受到了行政處罰,而且受到了刑事制裁。 而我國“漢芯”造假案件的當事人僅受到了撤銷行政職務、撤銷相關榮譽、追回相應撥款和經費等處罰,并未承擔任何刑事責任。